建设 内容 |
序号 |
具体指标 |
部分指标达标条件说明 |
具体工作举措和成效 |
相关作证材料 |
是否达标 |
支部 设置 标准化 |
1 |
正式党员人数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,应当成立党支部;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,可与业务相近的教学科研单位或专业相近的年级、班级联合设立党支部,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。 |
确保党支部覆盖所有党员。 |
① …… |
① …… |
自评达标 |
2 |
按照“应设必设”原则,正式党员人数达到7人以上,设支部委员会,一般由3-5人组成,最多不超过7人,委员人数为单数,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、宣传委员、纪检委员等,必要时可设1名副书记。正式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,设1名书记,必要时可设1名副书记。 |
委员数量合理,组织健全。委员情况在支部、党总支、党委组织部均有书面备案。 |
|
|
|
3 |
合理控制支部党员人数规模,一般在30人以内。党员人数较多的,根据本支部党员的数量、分布、工作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设立若干党小组,并设立党小组长,做到设置规范、调整及时。 |
合理设置党小组。 |
|
|
|
4 |
教师党支部一般按系(部)内设的教学、科研机构设置,学生党支部一般以系、专业、班级设置;机关、后勤、教务教辅等单位的党支部一般按部门设置;离退休党支部一般按照就近原则设置。 |
党支部设置合理,学生党支部不宜用年级命名。 |
|
|
|
5 |
按照“方便组织管理、方便党员活动”的原则,依托课题项目、学生社团、学生公寓、校外集中实习点等,经上级党委批准,设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。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、学科组、课题组、创新团队、科研平台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等设置教师党支部。 |
鼓励教师党员利用科研平台设置党支部,鼓励各党总支利用校外实习单位设立党支部、党小组,建立党员活动室。 |
|
|
|
支部 设置 标准化 |
6 |
注重从优秀辅导员、骨干教师、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。机关、后勤、教务教辅等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。 |
|
|
|
|
7 |
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,一般每届任期3年,期满按时换届。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。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。 |
换届会议记录、支部设置及委员选举请示和批复等手续完备。 |
|
|
|
8 |
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、委员在任期内出现空缺,及时进行补选;党支部书记、副书记在任期内调整,须征得上级党组织同意。 |
补选、调整党支部会议记录、请示和上级批复完备。 |
|
|
|
工作 保障 标准化 |
1 |
合理核定党支部工作与活动经费标准,并将其列入年度党建经费预算,足额拨付专项经费,做到专款专用、实报实销。 |
党建经费预算合理、细化;党总支及党支部使用合理,手续规范。 |
|
|
|
2 |
合理配备党务工作人员,每个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至少配备1-2名专职组织员,明确专人专岗。 |
在科级干部选拔中,为各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配备专职组织员,明确专职专岗。 |
|
|
|
3 |
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参与本单位工作规划、干部人事、年度考核、提职晋级、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讨论决策,享受职务职级“双线”晋升政策,其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,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待遇。 |
查阅会议记录,本单位工作规划、干部人事、年度考核、提职晋级、评奖评优等重要事项有党支部书记参与。 |
|
|
|
4 |
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,每年组织安排1次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。 |
各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制定党务工作人员、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工作有计划、有落实。 |
|
|
|
5 |
认真落实党费收缴使用管理规定,确保党费全额用于党建活动。 |
各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每年要在一定范围内,对上一年收缴、管理和使用党费情况进行公示。 |
|
|
|
6 |
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党建带头人、学术带头人”培育工程,推动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。 |
教师党支部是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,工作室按照标准化工作室建设。 |
|
|
|
活动 阵地 标准化 |
1 |
每个各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至少有1个党员活动场所。鼓励具备条件的党支部,建立本支部党员活动专用场所;条件不具备的党支部,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个支部合用的党员活动场所。 |
加大对党员活动场所建设的扶持力度,多个党支部合用的党员活动场所,档案资料需独立存放。 |
|
|
|
2 |
党员活动场所应相对固定,做到“有标牌、有党旗、有设施、有规章制度、有档案资料、有信息公开栏”等。入党誓词、党员的权利和义务、党支部组织机构等应上墙展示,上墙图板内容要标准规范。 |
场所的建设标准要求;使用率高,使用记录完备。 |
|
|
|
3 |
党员活动场所要建立使用记录。 |
|
|
|
4 |
党员活动场所应设置学习书柜、荣誉展示栏、报刊架等。具备条件的可配备投影仪、电脑等电教设备。 |
|
|
|
制度 机制 规范化 |
1 |
各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把党支部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,纳入整体发展规划、年度工作计划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;每年至少听取1次党支部建设工作情况汇报;建立校、系(部)两级领导班子成员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指导师生党支部工作制度。 |
联系党员领导干部指导支部工作记录完整。 |
|
|
|
2 |
支部党员大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1次,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。支部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1次,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。党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3 |
支部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。支部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党课教育活动,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党课次数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党员有学习记录。授课人员规范备课,教案、讲稿(课件)存档完整。 |
|
|
|
4 |
建立报告制度,党支部每年至少向上级党组织书面报告1次工作情况,遇有重要事项或特殊情况及时书面请示报告。支委会或支部书记每年年终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制度 机制 规范化 |
5 |
党员每年就本人的思想、工作、学习及开展群众工作情况,至少向党支部或党小组作1次汇报,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至少向党支部汇报1次思想和工作情况。 |
会议记录、汇报材料存档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6 |
按照个人自评、党员互评、民主测评、组织评定的程序,对党员每年进行1次民主评议。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批评和自我批评,不参加民主测评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7 |
强化民主评议结果运用,表彰优秀党员、妥善处理不合格党员,对班子不强、领导不力、长期组织生活不健全的党支部,限期进行整顿。 |
年内党内受表彰的党员需从评议优秀的党员中推荐。处理不合格党员的记录需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8 |
落实党建工作纪实制度,完善党支部会议和工作记录台账资料,分类别收集、整理各项党建活动的文字、影像资料,做到工作纪实及时、完整、规范、真实。 |
工作纪实及时、完整、规范、真实。 |
|
|
|
9 |
建立党支部书记工作考核机制,推行党支部书记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组织 生活 规范化 |
1 |
以落实党内政治生活为重点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“三会一课”定期开展,党支部有年度“三会一课”计划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,如实规范记录“三会一课”开展情况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2 |
建立落实党支部学习制度,集中学习做到有台账、有签到,对缺席人员安排适当时间进行补课,并做好记录。 |
|
|
|
|
3 |
每月相对固定1天作为主题党日,可与“三会一课”结合进行。党员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。可邀请入党积极分子、团员青年、群众代表参加。 |
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有申请、有备案;活动覆盖面大、参与度高;活动效果好,活动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组织 生活 规范化 |
4 |
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。会前要听取意见、谈心交心,会上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会后逐一整改落实。 |
会议记录规范、完整。 |
|
|
|
5 |
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,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,党支部做好记录。 |
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有记录。 |
|
|
|
6 |
推动组织生活创新,注重运用微信、微博、客户端等信息化手段,推广“微党课”“网上支部”等方式,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。 |
鼓励组织生活创新,积极申报各级党建创新项目和党建工作品牌。 |
|
|
|
7 |
高校党委每年要对党支部情况进行摸底排查,对软弱涣散、支委不强、长期不过组织生活、不发挥作用的,要限期整顿。 |
|
|
|
|
党员 教育 管理 规范化 |
1 |
严格党籍管理,及时将党员编入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。 |
认真落实组织关系接收审批制度,定期对支部党员进行组织关系排查。 |
|
|
|
2 |
充分发挥党校和“微党课”主渠道作用,有计划地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。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不少于32学时。 |
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、党支部均要制定党员培训计划。 |
|
|
|
3 |
加强党费管理,教育督促党员自觉、按时、足额缴纳党费。 |
指定专人负责党费收缴工作;按要求落实党费证使用;按时、按标准收缴党费;党费收缴一览表和党费收据齐全、数额一致。 |
|
|
|
4 |
按照“控制总量、优化结构、提高质量、发挥作用”的总体要求,严格执行发展计划,不断优化队伍结构,严格政治标准,规范发展程序,坚决避免突击发展、“关门主义现象”。重视发展优秀中青年教师、学术骨干、学术带头人、引进人才、有突出贡献专家、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少数民族入党。 |
引导优秀青年教师、学术骨干等加入党组织。 |
|
|
|
5 |
党支部每半年对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,党总支(直属党支部)党组织书记、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常态化联系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。 |
|
|
|
|
党员 教育 管理 规范化 |
6 |
严格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档案管理,接转组织关系及时、规范。做好流动党员、滞留党员管理工作。 |
指定专人担任党务系统管理员,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网上转接,做好党员档案的管理和转出。 |
|
|
|
7 |
党员无正当理由,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,或不缴纳党费,或不做党分配的工作,按自行脱党处理。 |
各党总支、党支部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,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和组织关系排查。确保不再出现“口袋党员”和“失联党员”。 |
|
|
|
8 |
党支部中需要进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的领导干部,严格按照要求,及时向组织报告个人重大事项。 |
|
|
|
|
9 |
建立健全党员服务体系,关心爱护党员,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的关怀帮扶。 |
要在七一、春节期间组织慰问困难党员、老党员。 |
|
|
|
10 |
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管,强化对“八小时”以外的监督,对党员存在的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由支部书记及时约谈提醒。对在职党员的评先评优、提拔任免提出意见和建议;批评和举报党员违纪违法行为。 |
|
|
|
|